作为新基建的“领头羊”,5G开足马力,加速建设。
3月初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,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,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,加快5G网络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。
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、5G+人才培养工程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陈晓华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从产业层面看,5G加速建设将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发展及转型升级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,5G将率先在交通、能源、制造、教育、医疗、消费、休闲娱乐等行业应用,促进传统商业模式演进、实现巨大的经济价值,这种价值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。
记者注意到,近日,工信部发布《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》要求,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、加大基站站址资源支持、加强电力和频率保障、推进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。其中包括培育新型消费模式,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套餐升级优惠、信用购机等举措,促进5G终端消费,加快用户向5G迁移以及推动“5G+医疗健康”创新发展,实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512工程,促进“5G+车联网”协同发展,构建5G应用生态系统等。
此外,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下一步要抓好项目建设,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,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,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。
5G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,多省对5G发展也开足马力,加速建设。例如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支持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》就提出,加快制定福建省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,将5G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等通信基础设施与建筑物同步规划、同步设计、同步审批、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。新建住宅、公共建筑、市政基础设施要为通信基础设施预留机房空间、传输管道、天面空间资源及配套。
根据辽宁省发布的《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0-2022年)》显示,到2022年,全省建设100家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示范工厂。
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提出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深入挖掘工业企业需求和5G网络应用场景,推动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安全发展。
在运营商方面,记者注意到,中国移动公布了总额371亿元的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采方案。随后,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分别发布内容相同的招标公告,两家将一起开启5G所需的SA无线主设备集中采购,预计采购规模共25万站。
4月8日,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联合发布的《5G消息白皮书》提出,对5G消息生态建设的若干构想,将推动传统短消息服务加速升级。
“5G不仅是支撑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,更具有引领性、战略性、基础性和先导性。”陈晓华表示,5G是新一轮数字科技产业革命的关键要素,5G+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不仅将激发新型消费和投资、促进就业创业、解放生产力,还将重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、促进科技监管、科技创新、社会治理、社会信用体系,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
运营成本方面,在陈晓华看来,5G工作于高频频段,要实现5G规模化商用,需要进行5G基站超密集组网,就需要更多的大中型基站,以及超密集型的微型基站。因此,5G无线网络覆盖的建设成本后期的网络运维成本是很高的。
陈晓华表示,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针对5G应用场景需求,科学规划与设计5G网络,降低5G建设成本,采用智能化运维手段降低成本。
也有业内观察者认为,加快5G产业发展,需要政府、运营商、企业共同发力,围绕重要产业环节和产品,构建与需求相匹配的产业体系。